社保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权益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中,养老保险是社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参保人提供退休金,以保障其在老年时期的生活质量。那么,社保要交多少年才有退休金?
一、社保要交多少年才有退休金
根据我国现行社保政策,领取退休金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累计缴费年限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025年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2030年起将逐步提高至20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同样需累计缴满15年,且年满60周岁。
2、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2025年标准: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已启动,1975年后出生的女性将逐步延迟)。
例外情况:
特殊工种(如井下、高空作业):男性55岁、女性45岁可提前退休,但缴费年限仍需满15年。
公务员/事业单位:部分群体适用单独退休政策,但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要求与职工一致
二、社保缴费年限不足怎么补救
若退休时缴费未满15年,可选择以下方式:
1、延迟退休继续缴费
按月缴费至满15年(无年龄上限,但需承担后续保费)。
案例:60岁时仅缴12年,需延缴3年至63岁领取养老金。
2、一次性补缴
适用人群:2011年前参保的国企职工或户籍地灵活就业人员。
成本:补缴5年约需8.6万元(含滞纳金),但养老金每月可增加1200元。
3、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但养老金水平较低(如基础养老金仅143元/月)。
特殊群体优惠:
低保户/残疾人:政府代缴最低档保费。
退役军人:服役年限可按比例折算缴费年限
三、社保缴纳期满后怎么领取养老金
一般来说,参保人需要到当地社保局或相关部门办理退休手续,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社保卡、缴费凭证等。
办理退休手续后,参保人可以选择每月领取一定金额的退休金,也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退休金。退休金的具体金额根据个人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以及当地政策规定而定。
社保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权益的重要制度,其中养老保险为参保人提供退休金。社保要交多少年才有退休金取决于不同地区的政策规定,个人需要按时缴纳社保费用,并保留好相关证明材料。在缴纳期满后,参保人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并申领养老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