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还年轻,觉得重疾离自己很远。
01 重疾发生率逐年递增
2013-2020年,女性的重疾发生率是2006-2010年的1.55倍,男性则稍好一些,为1.18倍。
女性在24-36岁期间,重疾发生率涨幅超过100%,男性在27-38岁期间,重疾发生率超过30%。
无论是女性的24-36岁,还是男性的27-38岁,都是进入社会打拼不久的年纪,对未来仍抱有无限的希望。
却也是在这个年纪,他们的重疾发生率比13年前的人更高。
再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一点,我们看一下从1973年到2014年的肺癌发病率,从43.7/10万上升到了283.5/10万,足足翻了6.4倍。
中国主要年份前九位癌症发病率统计图
同时,曾经发病率很低的脑瘤,在近20年,也排到了前9位的行列。
不同年龄性别罹患至少一种重大疾病的概率
在60岁之前累计罹患至少一种重大疾病的概率,男性约为16%,女性约为14%。
如果到80岁,那么累计至少罹患一种重大疾病的概率会迅速增加,男性达到58%,女性达到45%。
02 重疾治疗费用越来越高
先给大家分享一下由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的《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整理的20种重大疾病所需的平均治疗费用表格。
其中医疗费用最低的也要5万/年,更不用提那些需要几十万费用的重疾了。
大家要是知道“120万一针天价药”的话,应该有听说它没有进入医保谈判行列,也就是没有办法用医保报销这笔费用。
这笔钱只能自己掏,带来的经济压力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但如果你配置了重疾险的话,能够大大减轻因治疗重疾带来的经济压力。
03 重疾险等等再买更好吗?
有人说,买保险就像相亲,所以大家经常想:“再等等吧,也许下一个更好呢?”
尤其是买价格比较贵的重疾险时,更是加倍慎重。
但是,这样能碰到理想型了吗?
想等更便宜的产品
买过保险的朋友都知道,重疾险比较贵。
虽然这两年,重疾险的市场价格被打下来了,很多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了性价比超高的重疾险。
想再等一等不是不可以,但是时不我待,随着重疾险新规的推出、重疾险市场的饱和,我们很难再确定以后的产品在各方面都能比现在的更好。
而且买重疾险又很特殊,如果只关注价格,而忽视了其保障,反而得不偿失。
不知道该怎么选
买手机尚且会对比各种配置、参数,更何况要交几十年保费的重疾险呢?
而且想选一份合适的重疾险,可比买一款新手机难多了!
毕竟,买手机之前,我们最起码还能到实体店上手体验,但保险看不见摸不着,只有一叠让人看了只想挠秃头的保险合同。
因为,买重疾险不能只看病种数量多少,还要关注轻症和中症、是消费型重疾险还是返还型重疾险、要不要带身故保障、保定期还是保障终身等。
同时重疾险的保障较为复杂,如果没有深入了解确实很容易“掉坑里”。
建议大家还是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04 拖着不买,有什么影响?
去年十月,互联网保险新规落地,大批重疾险下架调整,很多朋友都想等等后面新上的产品;现在快半年时间过去了,有人买到了心仪的产品,也有人认为“时机未到”,还想继续等。
继续等,能不能遇到更好的产品,谁都说不准。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年龄越大,价格越贵
第一次买重疾险的价格和年龄密切相关,每个年龄段的保费价格都是不一样的。
在保障情况、缴费方式都一致的情况下,首次投保时的年龄越大,保费就会越高。
另外,如果50岁以上买重疾险,还容易出现“保费倒挂”的情况,那这份保障就买得不够划算了。
身体变差,买不了重疾险
想买重疾险,必须满足保险公司的健康要求,才能顺利投保。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现在年轻,身体好,等我以后有需要了再买”,但实际上,即便是体检报告上的某个指标异常,都可能会影响我们买保险。
比如常见的甲状腺结节,假设是2~3级,在未手术的状态下也有很多产品会除外承保,也就是不能保障甲癌。
能买到的保额可能会变少
前面提到,保费和年龄息息相关,保额也一样,年龄越大,能买到的保额也会受到限制。
总的来说,只要目前健康没什么异常,建议大家还是尽早买好重疾险。
一方面能用较低价格买到高保额,另一方面也能尽早给自己增加一份保障。
如果你也想为自己和家人买一份重疾险的话,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专业规划师~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