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5日
- 星期三
买保险遭遇了销售误导该怎么办
热度:1088
如果您在购买保险时遭遇了销售误导(如夸大收益、隐瞒免责条款、诱导不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混淆保险与存款等),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维护自身权益:
1、收集证据,确认误导行为
首先,整理能证明销售误导的证据,包括:
录音/录像:如果销售过程中有电话录音(部分保险公司会自动录音)或当面沟通的录像,这是最直接的证据。
聊天记录:微信、短信等沟通记录,特别是涉及收益承诺、产品误导的内容。
保单材料:保险合同、宣传资料、收益演示表等,对比销售人员当时的说法是否与合同一致。
证人证言: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可以提供旁证。
常见销售误导行为:
✅ 夸大收益:把分红险、万能险的不确定收益说成“保本高收益”。
✅ 隐瞒重要条款:不告知免责条款、等待期、退保损失等。
✅ 混淆产品:把保险说成“银行存款”“理财”,误导消费者。
✅ 诱导不如实告知:比如健康险中,不询问或隐瞒被保人病史。
2、与保险公司协商解决
步骤:
联系保险公司客服(保单上的电话或官网),说明情况并要求投诉处理。
提交书面投诉(邮件或纸质信件),附上证据,要求:
更正合同(如适用)
退还保费(如果确实被误导购买)
补偿损失(如退保损失)
等待保险公司回复(通常10-15个工作日内)。
如果保险公司承认误导并愿意协商(如全额退保、补偿等),可以协商解决。
3、向监管部门投诉(银保监会)
如果保险公司不处理或推诿,可以向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投诉:
拨打12378(银保监会消费者维权热线,工作日9:00-17:00)
官网投诉(银保监会官网 → “投诉维权”)
当地银保监局(可搜索“XX省/市银保监局”提交书面材料)
投诉要点:
说明购买时间、产品名称、销售人员信息
提供误导证据(录音、聊天记录等)
明确诉求(全额退保、赔偿等)
监管处理时间:通常60天内会有反馈,如果查实误导,保险公司可能被要求全额退保或赔偿。
4、法律途径(诉讼/仲裁)
如果涉及大额损失(如被误导购买高额保险,退保损失大),可以:
咨询律师,评估是否起诉保险公司(重点:销售是否违反《保险法》第116条、第131条,如欺骗投保人、隐瞒重要信息)。
起诉或仲裁(如果合同有仲裁条款)。
法律依据:
《保险法》第116条:保险公司及其代理人不得欺骗投保人、隐瞒重要情况。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获得真实信息,误导销售可能构成欺诈。
5、其他维权方式
保险行业协会调解:部分省市有保险纠纷调解中心,可申请免费调解。
媒体曝光:通过正规媒体(如央视315、消费者报道)反映问题,但需确保事实准确。
哪些情况可以全部取回?
如果处在犹豫期,基本都能全额取回所有金额。但过了犹豫期中途再想取回,正常情况下只能取回现金价值,损失非常大;不仅取不出全部金额,保险的保障也会消失,取出时一定要慎重。那想取出是否还能全额取回呢?其实如果销售过程中代理人有违规操作的还是有机会全额退保取回的。那么具体有哪些情况呢?
代理人是有代签字行为
销售过程中有返钱或者送礼
销售过程中夸大产品收益和理赔
代理人有诱导或者误导销售等
如果你不确定你能不能全额取回,加我的微信:xys15999(点击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