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以上的财险公司二季度车均保费涨了?车险涨价最新消息

多数险企二季度车均保费低于2000元;从环比数据来看,超八成险企车均保费有所上扬。

随着各上市险企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出炉,保险公司二季度车险相关数据也揭开面纱。

车险作为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保险产品,以及财险领域的重要险种之一,其走势和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截至8月13日,已有78家财险公司发布了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除退出车险市场以及“不适用”等情况外,共有57家险企披露了二季度车险车均保费数据。

从数据分布来看,机构的车均保费差距有所缩小,最高的为5600元,最低为790元左右,多数险企二季度车均保费低于2000元;从环比数据来看,超八成险企车均保费有所上扬。

多数险企二季度车均保费不足2000元

车险一直都是财险领域的第一大业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车险保费收入为4505亿元,占财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的46.71%。正因为市场规模大,车险也成为财险机构重点布局业务之一。

车险涨价最新消息

自2015年开始,车险领域就进行了一系列的费用改革,一步步放开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让财险公司有更大的自主定价权,也让车险保费实现差异化、个性化。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与之相关的新能源车险市场也在快速发展,但由于区别于传统燃油车,保司在新能源车险方面的计价、风险测算都不是很完善。

针对此问题,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明确将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推动下,车险保费的价格区间也越来越向“降价、增保、提质”的目标靠近。

在发布二季度车均保费数据的57家机构中,有38家机构的车均保费低于2000元,占比接近七成。

其中,车均保费低于1000元的险企有4家,1000至2000元区间的险企达34家。其余机构的车均保费也多在2000至3000元附近徘徊,仅有个别机构的车均保费超过4000元。

具体来看,华农保险、都邦财险、中煤保险、鑫安汽车保险二季度车均保费不到1000元,分别为993.93元、920元、900元、790.06元;同期,日本财险、京东安联财险、现代财险、比亚迪财险的车均保费超过4000元,分别为4893.6元、4373.68元、5600元、4200元。

超八成险企二季度车均保费环比上涨

虽然车均保费低于2000元的险企占大多数,但对比一季度数据,多数机构的车均保费在二季度出现了上涨,大部分涨幅在100~200元。

数据显示,中意财险、国泰产险、珠峰保险、比亚迪保险、融盛保险、融通财险等6家公司的二季度车均保费环比下降。

此外,还有3家险企二季度车均保费与第一季度的车均保费大致持平,其余48家机构的二季度车均保费均呈现环比上涨趋势,数量占比超过八成。

什么原因导致险企二季度车均保费环比普遍上扬?

车均保费上升主要还是靠新能源车险拉动。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新能源车险价格当期仍处于价格分化期,尚未进入稳定期,正逐步从“车型定价”走向“车辆风险分级”。

尽管如此,财险机构对于新能源车险的热情依旧很高。“现在传统车险已经是红海了,唯一可能有增量的就是新能源车险,也不能不做。”

某险企内部人士表示,当前新车保有量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一半,很多机构都将其当作新赛道。

上述人士所在的机构近期完成了新能源车险的条款和费率的备案,为切入新能源车险领域做最后的准备。

“在报行合一的推动下,车险现在的费率和手续费基本都是透明的,可以说大家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中小险企来说,机会还是存在的。”上市险企内部人士表示。

陈辉进一步指出,车险经营的一般性让它可以像“快消品”一样比拼渠道和品牌;特殊性又迫使它在承保、理赔、服务博弈中筑起高墙。

因此,对于中小机构来说,不能把车险做成“快消品”,也不能用“零售逻辑”来经营车险,车险“一年一保”的循环不止于数字游戏,而是要真正沉淀自适应发展的能力。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

亚太财险保险怎么退保?附保险退保的注意事项!

团体意外险哪家便宜?平安保险、大地财险都不错哦~

健康险保费增速冰火两重天!看财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发展趋势!

- 正文结束 -

相关产品

我要买保险

专业保险顾问 已为612万人次提供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微信号:

点击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上内容为马蜂财经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保险问题免费咨询 点击即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