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财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我们寻求储蓄险,核心往往是为了那份看得见、摸得着的确定性。而“保本保收益”,正是这份确定性的最高体现。并非所有披着“储蓄”外衣的保险都能做到这一点。在三分钟里,我们将带您穿透营销话术,直接锚定那些收益写进合同、现金价值明确列示的“确定性”产品,让您的每一分投入都心中有数。
三分钟讲清楚理财储蓄险分类,哪些保本保收益
保本保息类:写进合同的“零风险”选择
1、年金险(确定给付型)
核心特点:未来现金流完全确定,类似“保险公司版养老金”。
收益规则:每年/每月固定领取金额写进合同,例如30岁男性年缴10万交10年,60岁起每年领12万至终身,保证领取20年(240万)。
保本证据:合同中“保险责任”条款会明确“生存金给付金额”和“保证领取期”,银保监会要求必须用黑体字标注。
典型产品:泰康“乐鑫年年”、平安“金瑞人生2025”,适合规划教育金、养老金等刚性需求。
核心特点:保额按3.0%-3.5%复利递增,现金价值写入合同,可通过减保灵活取现。
收益规则:30岁女性年缴10万交5年,保单第8年现金价值超过已缴保费(50万),60岁时现金价值达138万(合同第30页“现金价值表”明确标注)。
保本证据:每年度现金价值在合同中列示为固定数值,例如“第5个保单年度末现金价值52.3万元”,不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
典型产品:弘康“金玉满堂3.0”、昆仑“健康保增额版”,适合需要灵活用钱的家庭。
注意:2025年新规要求增额寿减保比例不超过已交保费的20%/年,部分产品(如“万年禧”)支持“减保无限制”,投保时需确认条款。

浮动收益类:收益有保底,上限看公司
1、分红险(保证收益+不确定分红)
收益构成:“保证利率(1.5%-2.5%)+ 分红(0%-不确定)”,例如合同写明“保证年化2%,历史分红实现率90%”,则实际收益在2%-4.5%之间波动。
保本范围:保证利率部分100%兑现,分红部分不保证,需参考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可在银保监会官网查询近5年数据)。
典型产品:友邦“充裕未来”、太保“鑫享事诚”,适合能接受收益波动的长期投资者。
2、万能险(保底利率+浮动结算)
收益规则:设有“保底利率(1.75%-3.0%)”,实际结算利率每月公布(如当前结算4.8%),但不保证长期维持。
费用陷阱:初始费用(1%-5%)、部分领取手续费(前5年通常为5%、4%、3%递减),例如年缴10万可能首年扣除5000元初始费。
典型产品:平安“聚财宝”、国寿“鑫账户”,常作为主险的附加账户,单独购买需注意费用条款。
从“刚性兑付”到“风险共担”,2025年理财储蓄险的保本逻辑已清晰:年金险、增额寿的确定收益部分100%安全,分红/万能险的保底利率部分绝对保本。选择时与其纠结“收益最高”,不如先确认“哪些收益写进了合同”。毕竟在储蓄险中,“确定的3%”远比“可能的5%”更有价值。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