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发生后,面对人员受伤、责任划分和保险理赔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系统、详尽的人伤理赔全流程攻略,将复杂的程序拆解为清晰的步骤,助您步步为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交通事故人伤理赔全攻略
(一)事故处理阶段(黄金48小时)
1、报案与定责
立即拨打122报警,保留现场照片(含车牌、标线、受损部位),交警需在10日内出具《责任认定书》。
录音取证:记录对方“没注意看路”等自认责任的话术,可作为责任认定辅助证据。
2、就医与证据固定
就诊医院需为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病历需注明“车祸致伤”,保存所有票据(包括救护车费、轮椅租赁费)。
关键证据:诊断证明需写明“建议休息90天”“需1人护理”,否则可能少赔误工费/护理费。
(二)伤残鉴定(决定赔偿档次的关键)
最佳时机:治疗终结后3-6个月(如骨折愈合后),过早鉴定可能降低伤残等级。
机构选择:由交警/法院委托(避免单方委托不被认可),上海推荐“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等有资质机构。
鉴定项目:伤残等级(1-10级)+“三期”(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费用约2000-3000元(可索赔)。
(三)理赔与诉讼(2025年流程优化)
1、保险理赔
交强险优先赔:有责医疗费用赔1.8万、伤残赔18万,超出部分由商业险按责任比例承担(全责赔100%,主次责赔70%)。
材料清单:事故认定书+身份证+银行卡+医疗/鉴定/收入证明(详见文末表格)。
2、诉讼流程
时效: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3年,自鉴定报告出具日起算。
法院调解:诉讼费减半,若对方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上海地区从立案到判决约6个月。

二、交通事故人伤保险理赔避坑指南
1、私了陷阱
签“一次性赔偿协议”后伤残恶化无法索赔!浙江某案例显示,伤者私了获赔5万元,实际伤残赔偿应为15万元,差额10万元无法追回。
2、鉴定时机错误
骨折未愈合就鉴定可能评不上等级。正确做法:治疗终结后,由主治医生出具“临床稳定”证明再鉴定。
3、证据缺失
误工费无工资流水:上海某法院按最低工资2590元/月计算,比实际收入少赔40%。
护理费无发票:按护工标准155元/天计算,比家属实际误工损失(300元/天)少赔近一半。
4、忽略双赔权益
上班途中车祸且对方主责,可同时主张工伤赔偿(医疗费不重复),北京某案例伤者获赔交通事故18万+工伤22万。
5、诉讼时效过期
自伤残鉴定出具日起3年内未起诉,丧失胜诉权。建议每半年向肇事方发送书面索赔函(保留快递底单)中断时效。
当发生交通事故人伤情况时,一定要第一时间报案处理,并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伤残鉴定。在理赔,建议先用交强险理赔,超出部分再按商业险。另外,一定要警惕私了陷阱,且不要错过了鉴定的时机。
更多保险问题,快速咨询专业老师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