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挑重疾险时,先被 “单次赔 / 多次赔”“含不含身故” 绕晕,又纠结 “我还年轻,真有必要买吗?”—— 其实重疾险的类型没那么复杂,选对全看你的预算和需求;而买它的必要性,看完发病率和治疗费用就懂了,今天结合身边人的选择经验,把这些说透,帮你少走弯路。
一、重疾险有几种类型
按 “保障范围、缴费方式、身故责任” 分,每类都对应不同需求,看看你适合哪种:
1. 按保障范围:单次赔付 vs 多次赔付,看 “担心不担心复发”
单次赔付型重疾险:得了合同里的一种重疾,保险公司赔一次保额,合同就结束了。适合预算有限、第一次重疾后再买保险概率低的人。比如我刚工作的表妹,预算只有 5000 元 / 年,选了单次赔重疾险,保额 50 万,先把基础保障做足,以后有钱了再补充;缺点是如果重疾复发或得第二种重疾,就没保障了,适合暂时没能力买多次赔的年轻人。
多次赔付型重疾险:得了一次重疾赔完后,合同还在,以后再得其他约定重疾(有的会分 “组别”,同组重疾只赔一次),还能再赔。适合担心 “重疾复发” 或有家族病史的人。
2. 按缴费方式:趸交 vs 分期,看 “手里有没有闲钱”
趸交型(一次性交完):比如买一份重疾险,一次性交 10 万,以后不用再交钱,保障到终身。适合手里有闲钱、怕以后忘了缴费的人,比如我退休的叔叔,怕年纪大了记不住分期,直接趸交;但缺点是前期压力大,10 万一次性拿出,对普通家庭不友好。
分期缴费型(年交 / 月交):大多数人选这个,比如分 20 年交,每年交 6000 元,分摊到每个月才 500 元,压力小。我身边 80% 的人都选分期,比如 30 岁的朋友分 20 年交,交完才 40 岁,后续几十年都有保障;而且现在很多产品支持 “豁免”—— 如果缴费期间得了轻症 / 重疾,剩下的保费不用交,保障还在,很划算。
3. 按是否含身故:含身故 vs 不含身故,看 “想不想留兜底钱”
不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只保重疾,要是没得重疾就去世了,保险公司不赔钱,也不返保费。优点是保费便宜,适合预算紧、只想保 “重疾风险” 的年轻人。比如我 25 岁的同事,选了不含身故的单次赔重疾险,保额 50 万,每年才 4000 元,把省下来的钱拿去买医疗险,保障更全面;缺点是 “没出险就白交”,适合能接受 “消费型” 的人。
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得了重疾赔保额,要是没得重疾就去世了,也会赔保额给家人。适合在意 “不管怎样都能拿到钱” 的人,比如我 35 岁的表哥,上有老下有小,选了含身故的重疾险,觉得 “就算自己没用到,也能给家人留笔钱”;但保费比不含身故的贵 30% 左右,比如不含身故的每年 5000 元,含身故的可能要 6500 元,适合有家庭责任的人。
二、 为什么买重大疾病保险很有必要
1. 重疾发病率越来越高,不是 “老了才会得”
就说最常见的癌症,我国癌症死亡率世界第一,不到 20 年发病率涨了 69%,平均 4 个人去世,就有 1 个是因为癌症。而且现在重疾越来越 “年轻化”—— 中美联泰大都会的报告显示,重疾理赔里 30-49 岁的人占了 69.3%,相当于每 3 个理赔的人里,就有 2 个是中青年。我之前的同事,32 岁就查出甲状腺癌,幸好买了重疾险,赔了 50 万,没让刚有孩子的家庭陷入困境;要是没买,光治疗和康复就要 10 多万,还得停薪休养,压力更大。
2. 治疗费用太高,普通家庭扛不住
重疾不是 “感冒发烧”,就拿理赔最多的恶性肿瘤来说,治疗费用最少 12 万,多的要 50 万(比如肺癌靶向治疗、白血病骨髓移植)。对普通家庭来说,存 12-50 万要多久?可能要 5-10 年,真得了重疾,总不能卖车、卖房凑钱吧?我邻居家孩子得了白血病,治疗花了 40 万,幸好之前买了 50 万重疾险,一次性拿到钱,不用到处借钱;要是没买,可能就得放弃更好的治疗方案,重疾险的作用就是 “用一笔保费,撬动几十万保额,帮你扛住经济压力”。
3. 重疾后要休养,“收入损失” 比治疗费更隐形
很多人只算治疗费,却忘了 “得了重疾后,至少 1-2 年不能工作”—— 比如得了癌症,要化疗、康复,没法上班,没了工资,还要付房租、生活费。重疾险赔的钱,不光能付治疗费,还能补这几年的收入损失。我表姐得了乳腺癌后,用重疾险赔的 60 万,花了 20 万治疗,剩下的 40 万用来还房贷、养孩子,不用靠家人接济;要是没这笔钱,光 “没收入” 就能压垮家庭,这才是重疾险最关键的作用。
购买重疾险的核心不是 “选多复杂的类型”,而是 “尽早买、保额够”,毕竟谁也没法预料重疾会不会来,但至少能提前准备好 “对抗它的钱”,不让家庭因为一场病陷入困境。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