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密度计算公式,注意事项有哪些?附典型应用场景!-马蜂财经

保险密度计算公式,注意事项有哪些?附典型应用场景!

保险密度 = 某地区当年保费收入 / 该地区当年常住人口数。分子(保费收入):指统计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地区所有保险业务的总保费收入,涵盖寿险、财险、健康险等全险种。

要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业的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我们无法仅凭主观感受或保费总量做出判断。此时,两个至关重要的量化指标便脱颖而出: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其中,保险密度更是以其直观性和可比性,成为洞察国民保障水平的核心尺规。它究竟如何计算?下面就跟大家详细说说。

一、保险密度计算公式

保险密度 = 某地区当年保费收入 / 该地区当年常住人口数

分子(保费收入):指统计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地区所有保险业务的总保费收入,涵盖寿险、财险、健康险等全险种。

分母(常住人口数):采用该地区统计部门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非户籍人口),确保反映实际保障人群规模。

实际应用与示例

全国层面:2024年全国保费收入56,963亿元,总人口约14.12亿→保险密度≈4,046元/人。

地区差异:北京(2024年)保费收入7,301亿元,常住人口2,180万→保险密度达16,234元/人,居全国首位。黑龙江(2023年)保险深度(保费/GDP)达6.5%,但保险密度仅约全国平均水平的60%(因经济总量低但保障意识强)。

保险密度计算公式

二、保险密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数据来源需统一:保费数据取自银保监会年报,人口数据需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数,避免口径差异。

与保险深度的区别:保险密度反映人均保费支出,衡量保险普及度(横向个体覆盖)。保险深度是保费/GDP,衡量保险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纵向产业贡献)

保险密度计算公式

三、保险密度典型应用场景

场景1:横向对比不同国家/地区保险渗透率

A国保费总收入500亿美元,GDP2万亿美元,保险密度2.5%,每1美元GDP对应2.5美分保费

B国保费总收入800亿美元,GDP5万亿美元,保险密度1.6%,虽总规模大,但密度更低

场景2:纵向观察行业发展趋势

某国近5年保险密度变化:第1年1.2% → 第5年2.8%,表明保险业增速快于经济增长,产业地位提升。

上方详细介绍了保险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用保费收入处于常住人口数,应用还是很管的。地方政府常通过保险密度指标评估社保补充、三农保险等政策的落地效果。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

医保报销比例怎么计算?报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分红险退保计算公式是什么?买几年分红险退保才不亏?

平安福退保险能退回多少钱怎么计算?附可以全额退保的三种情况!

- 正文结束 -

相关产品

我要买保险

专业保险顾问 已为612万人次提供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微信号:

点击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上内容为马蜂财经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保险问题免费咨询 点击即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