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险投保中,保险健康告知是核保的核心,却也是错误的重灾区。一个普遍的误解是:健康告知的目标是“通过核保”。正是这一根本性认知的错位,导致了90%的投保人采取了错误策略。本文将直击这些常见误区,并提供一套清晰、可操作的“诚信告知”法则,让你在保护自身权益的同时,顺利获得保障。
买医疗险被健康告知难住
避开3个致命误区,90%的拒赔源于此
误区1:健康告知“全填否”,隐瞒体检异常
部分人听信“保险两年不可抗辩条款”,故意隐瞒甲状腺结节、高血压等病史,以为熬过2年就能理赔。但《保险法》明确规定,故意不如实告知即使超过2年,保险公司仍。例如某案例中,投保人隐瞒“慢性肾衰竭”病史,4年后理赔仍被拒,法院支持保险公司决定。
误区2:主动告知“无关病史”,画蛇添足
健康告知采用“有限告知”原则,没问到的问题无需回答。比如:健康告知未提及“脂肪肝”,即使体检报告有异常也无需告知;询问“近2年住院史”,5年前的住院记录不用提。曾有用户主动告知“出生时生理性黄疸”,因健康告知未涉及,反而被要求加费承保,白花冤枉钱。
误区3:忽视“时间范围”和“医学诊断”
时间陷阱:若健康告知问“近6个月身体异常”,去年的症状无需告知;但问“是否曾患××病”,则需终身如实回答。
诊断标准:自我怀疑“乳腺结节”但未就医,默认为“无”;体检发现“双肾结晶”(未确诊肾结石),部分产品可正常承保。

3步通关健康告知,从准备到核保
步骤1:整理资料,对照条款逐句核对
必备材料:近2年体检报告、门诊/住院病历、购药记录(尤其是医保卡购药记录)。
核对技巧:用荧光笔标记条款中的时间范围(如“近2年”“曾经”)和疾病名称(如“甲状腺结节”“高血压2级及以上”);体检异常项需区分“诊断疾病”和“症状”:如“尿隐血1+”是症状,若未确诊“肾炎”,部分产品可无需告知。
步骤2:智能核保“试错”,避免留下拒保记录
若存在甲状腺结节、高血压等问题,优先选择带智能核保的产品(如好医保-长期医疗、医保无忧2023):
操作示例:甲状腺结节TI-RADS 2级,在好医保-长期医疗智能核保中选择“结节未怀疑恶性”,通常可除外承保(甲状腺疾病不保,其他正常赔);
优势:智能核保无记录,可同时尝试多款产品,选择最优结果(如医保无忧2023对甲状腺结节可能标准承保)。
步骤3:人工核保“精准描述”,提高通过率
若智能核保不通过,人工核保需提交完整病历,描述格式为:“时间+医院+诊断+治疗+现状”
例:“2022年3月因甲状腺结节(TI-RADS 2级)在协和医院复查,医生建议定期随访,目前无变化,附B超报告。”
避免模糊表述(如“体检有点问题,详见报告”),否则可能被直接拒保。
健康告知的本质是“双向筛选”,如实填写才能让保险真正发挥作用。与其因隐瞒损失保费,不如花1小时整理病历,用智能核保试错——毕竟,买到“合适的保障”比“完美承保”更重要。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
超详细干货!交通事故人伤理赔全攻略,附理赔避坑指南,90%的人会踩的5个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