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去医院,结账时掏出医保卡,心里是不是总在嘀咕:这医保到底能给我省下多少钱?报销流程会不会像迷宫一样复杂?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一场“医保报销大揭秘”,看看这钱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你口袋里的!
一、医保报销是怎么报销的
第一步千万别忘了带医保卡 —— 现在手机上的电子医保凭证也能用,刷一下就行。尤其是去那些能走医保的定点医院,一进门挂号、就诊的时候就得把卡亮出来,让医院的人在系统里登记上。我之前有回忘了带卡,看完病才想起报销的事儿,又回去补登记,折腾半天,所以这一步一定别漏。
等看完病去结算,才是报销最实在的时候。不用咱们自己拿着单子算能报多少,医院的医保系统会自动算清楚 —— 哪些药在医保目录里、哪些检查能报,都给你分好类,最后咱们只需要付自己该掏的钱就行。比如医院有个 “起付线”,没到这个钱数的部分得自己出,还有些进口药、高端检查不在医保范围里,也得自己掏钱,剩下的医保直接就给报了,在缴费窗口就能一次搞定,不用再跑别的地方。
不过有两种特殊情况,大伙儿得多留意:
一种是异地就医,比如去外地探亲的时候突然生病,或者当地治不了得去大城市的医院。这种情况最好提前在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 上备案,或者给老家的医保局打个电话说一声,备案完了在外地的定点医院也能直接刷卡报销,不用自己先垫一大笔钱。
还有就是得了高血压、糖尿病这种需要长期吃药的慢性病,或者一些特殊病种,比如肾病透析之类的。这类病光靠普通门诊报销不划算,得先去医保局申请认定,拿到认定表之后,门诊拿药、做治疗就能按住院的比例报销,能省不少钱。
另外,报销比例这事儿也没统一标准,不同地方、不同医院差别挺大。一般来说,社区医院报销比例最高,我家楼下的社区医院,普通门诊能报到 85%,但去三甲医院就只能报到 60% 左右,而且三甲医院的起付线也更高。还有就是医保目录外的项目报不了,比如有些进口的抗癌药、私立医院的特需服务,这些都得自己花钱,所以看病的时候可以跟医生说一声,尽量选医保能报的药和项目,能省则省。
二、医保报销一般多久到账
要是在本地医院直接结算,报销的钱当时就扣掉了,不用等;要是手工报销,材料交上去之后,审核没问题的话,一般 15 到 30 个工作日能到账。我去年住院花了 2 万多,手工报销的时候,材料交上去 10 天就到账了。
不过要是花的钱比较多,比如超过 3 万,可能得等 10 个工作日左右;要是异地报销,因为涉及到两个地方的医保局对接,时间会更长,可能得 1 到 3 个月才能到账。有时候遇到过年、国庆这种节假日,审核会顺延,或者医保系统升级维护,也会耽误几天。要是超过时间还没到账,别着急,打当地医保局的电话问问,报上自己的身份证号就能查到进度。
医保就是咱们的 “救命钱”,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减轻看病负担的。大伙儿多了解了解报销流程,该备案的备案,该准备的材料提前弄好,别因为嫌麻烦就放弃报销。能报一点是一点,总比自己全掏腰包强,也能让看病的时候少点经济压力,心里更踏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