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保险,却被‘寿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绕得晕头转向?分不清它们谁管什么,就怕买错白花钱?你的困扰,我们懂!保险分类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它就像家里的工具:螺丝刀不能砍树,菜刀不能拧螺丝,每种保险都有自己独特的用途。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大白话,帮你把这套‘工具’整理得明明白白,让你从此买保险不再迷茫。
保险分类(人身险)大白话
人身险本质是“用小额保费换大额保障”,但不同险种保的风险完全不同。记住一个简单公式:保什么风险=赔什么钱,看完这5类险种你就全懂了
1、寿险:“人死了/全残了才赔钱”,保家庭经济支柱
它可以在万一家庭支柱(比如爸爸)不在了,保险公司赔一笔钱(50万-200万),帮妈妈养孩子、还房贷。比如30岁爸爸买100万寿险,交30年,每年几千块。如果第5年意外去世,保险公司直接赔100万给家人。
这种保险适合上有老下有小、背着房贷车贷的人;老人和孩子不用买(他们不是经济支柱)。但是别买“返还型寿险”(交得多,几十年后返还保费但通胀严重),选“定期寿险”(保到60岁,价格便宜,杠杆高)。
2、重疾险:“得了大病赔钱”,保治疗+康复期收入损失
在确诊癌症、心梗等约定大病时(比如合同里写了“恶性肿瘤”),保险公司一次性赔一笔钱(30万-50万),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治病、还房贷、请护工都行)。比如买50万重疾险,交30年每年5000元。第10年查出乳腺癌,符合理赔条件,直接拿到50万,不够还能找保险公司申请轻症/中症额外赔(比如再赔20万)。
但注意,保多少种病不重要,银保监会规定的28种高发重疾(占理赔95%)所有重疾险都必须保,多出来的“罕见病”噱头大于实际意义。其次,“多次赔付”不是刚需,第一次重疾后,人很难再买到新保险,多次赔付听起来好,但价格贵50%,预算有限先买“单次赔付+高保额”。
3、医疗险:“住院看病报销”,保社保不报的钱
住院花了10万,社保报销6万,剩下4万医疗险报销(包括进口药、手术费、ICU费用等),自己几乎不用掏钱。假设每年花300块买百万医疗险,保额200万。住院自费5万,扣除1万免赔额(社保报销后自己花的钱超过1万才报),保险公司报4万。
不管大病小病,只要住院就能报,是社保的“黄金搭档”。但要注意:只报销“已经花掉的钱”,不像重疾险直接给一笔钱。建议别买“万元保”(保额低、报销限制多),直接选“百万医疗险”(一年300-500元,保额200万+,不限疾病)。
4、意外险:“意外受伤/身故赔钱”,保突发意外
对于意外摔断腿、猫抓狗咬打疫苗、车祸受伤,都能报销医疗费;意外身故/伤残直接赔钱(比如断一条腿赔50%保额)。假设每年200块买100万意外险。走路摔骨折,住院花1万,社保报5000,意外险报剩下5000;如果车祸去世,保险公司赔100万给家人。
但需要“意外”=突发的、非疾病的、非本意的、外来的(比如猝死不算意外,因为是疾病导致;中暑不算意外,因为是身体对环境的适应不良)。在购买时优先选“综合意外险”(含意外医疗+意外身故/伤残),别买“返还型意外险”(每年交几千,几十年后返还保费,但意外医疗保额低,性价比差)。
5、年金险:“存钱给未来花”,保老年生活有钱花
现在每年存10万,连续存5年,从60岁开始每年领3万,活多久领多久,相当于“给自己发养老金”。比如30岁买年金险,年交10万交5年,60岁起每年领3.5万,80岁累计领73.5万,比存银行定期利息高一点,但胜在“保证能领这么多”(写进合同)。
适合已经买齐寿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手里有闲钱想规划养老/教育金,能接受“钱要锁10年以上不能动”的人。但是别信“又能保病又能理财”,年金险保障功能很弱(比如身故只赔已交保费),想靠它治病纯属本末倒置。
对于人身险建议先买“保风险”的,再买“管钱”的。百万医疗险(解决住院费)+ 重疾险(解决大病收入损失)+ 定期寿险(防家庭支柱倒下)+ 意外险(防意外受伤),一年几千块就能配齐,属于刚需四件套,建议大家购买。最后再考虑年金险(有钱没处花时再买)。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