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保险种类太多、名字太乱,根本分不清?别担心,我们已将所有常见的保险类型浓缩成一个清晰的清单。您只需花两分钟看完,就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保险框架,彻底明白不同保险各自管什么,以及您最需要哪一类。
两分钟了解所有保险类型
1、保障型:用小钱保大钱
重疾险:确诊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心梗)一次性赔付保额(50万保额赔50万),用于治疗、康复、弥补收入损失。关键看“赔付次数”(单次/多次)和“高发重疾覆盖”(如甲状腺癌、乳腺癌是否在列)。
医疗险:报销看病住院费用,百万医疗险(年交300元保200万)解决大额医疗支出,小额医疗险(年交200元保1万)补充报销社保外小额费用。
意外险:保意外导致的身故/伤残(如车祸、摔伤)和意外医疗(门诊/住院均可报),重点关注意外医疗是否含社保外用药(如进口疫苗、自费药)。
2、储蓄型:长期财务规划工具
终身寿险:无论何时身故都赔付保额,保额会长大的增额终身寿险(如每年增长3.5%)可作为教育金、养老金储备,身故金还能避遗产税。
年金险:定期返还固定金额(如每年领5万),适合“强制储蓄”,但收益通常仅2%-3%,远低于理财,别轻信“高收益”宣传。
3、消费型:短期灵活覆盖
百万医疗险:交一年保一年,60岁前可续保,免赔额1万(1万以下自付),适合搭配社保使用,解决“因病致贫”风险。
旅游意外险:保旅行中的意外(如高原反应、行李丢失),买7天期仅需20元,但要注意“免责条款”(如极限运动可能不赔)。

3秒记住投保优先级
先保障后储蓄,先大人后小孩:家庭顶梁柱优先配齐「百万医疗险+重疾险(50万保额)+定期寿险(保额=年收入10倍)+意外险」,预算控制在年收入10%以内。
注意:别买“返还型重疾险”(保费贵50%)、“全家桶保险”(保障不聚焦),看懂条款里的“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比记住险种名字更重要。
市场上的保险种类很多,大致分为保障型、储蓄型以及消费型三种,不同的种类保障的内容不同。但是我们只需要记住,先买保障后买储蓄,先买大人再买小孩就行了。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
